竹编工艺——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8-04 14:24:43 东漓古村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2008年,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漓古村

 

桂林山水甲天下,无水无竹不成韵。

漓江边竹林遍布,村民们就地取材,

用竹子编织各种粗细,

大小不一的竹编用具和工艺品。 

 

东漓古村 

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需要经过严格挑选,

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

所以一般选用老竹子。经过破竹、去节、

分层等工序,全是手工操作。

  东漓古村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

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

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

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东漓古村  

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一双巧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

然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

竹编技艺后继乏人。

 

东漓古村

 

目前竹编主要靠45岁以上的一批艺人支撑着,

年轻人当中几乎没人肯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

所以对竹编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

 

东漓古村


东漓古村设立竹编坊,

来自灵川大境的老手艺人蒋年和,

继续编织桂北的传统竹制品。

 

东漓古村  

桂林最常见的竹器有吊吊箩、肉篮、酒壶篮、

谷箩筐、鸡笼、鱼篓、茶叶篓、油茶漏勺、筷子筒等,

都是日常生活所需。

 

东漓古村  

传统手艺既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工艺,参与到传承传播中来.

在东漓古村竹子除了编织,更可以制作竹制品。

 

东漓古村

 

每个孩子都有飞行梦,

用竹子亲手制作和 DIY 竹蜻蜓,

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具。


东漓古村


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参与,削竹、打孔、磨砂,

将竹片制作成竹蜻蜓。

最后放飞自己制作的竹蜻蜓,

这便是最好的亲子时光。

 

东漓古村

 

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就是让“它”活着,而不是封存起来。

东漓古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

从桂林周边及各县聘请手艺人,

也希望能将这门传统工艺延续下去。

也方便以后大家在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时,

能够亲身去体验,甚至能够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地方。

 东漓古村

联系我们
东漓简介
导航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