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栱
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以木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其历史悠久、数量最多、科学和文化内涵及其丰富等等,被称之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在这一木结构中,产生了一种巧妙结合的方法----榫卯结构。根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榫卯已经应用于人居建筑中,至少也有7000多年历史。榫卯技术可以说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它由早期出现的挑出、撑托、支顶等简单的构件,逐步发展成为集榫卯技术大成的组合结构“斗栱”,而后广泛应用于大型、小型建筑物的关键性结构部分。它不仅是结构需要,而且也是构成我国古建筑优秀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魅力却又最为深奥的,它以极为简单而又标准化的建筑构件,承担起中国古代建筑中出檐悬挑,承托梁栿,装点檐下,显示等级等功能。其榫卯之精巧又作为中国建筑木工技艺的最高典范。
斗栱,是美化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它常被宫殿、坛庙、亭楼、牌楼、牌坊等豪华建筑所采用,起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作用。由于它的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多彩,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时代性的风貌特征,历史烙印十分清晰,建筑史学家常将其作为断代依据。因此,学习古建筑,若能通晓斗栱,就等于拿到一把金钥匙,打开大门进入浩瀚的中国古建筑世界。
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程做法》两部官书都将“斗栱”列入大木作的重点。斗栱在大木作的工序中占的比重很大。构件数量最多,构造复杂,制作费工费时,是木工活的重中之重。如果以一座三开间采用六铺作斗栱的宋式分心槽殿堂来分析,主体大木构件约有二千件,其中斗栱占百分之九十左右。如此众多的构件,榫卯又十分繁杂,调校、组装的难度可想而知。
斗栱的种类大致分为:外檐斗栱、内檐斗栱、平座斗栱。根据不同的部位其叫法也不尽相同。
斗栱的主要作用:荷载作用、装饰作用、抗震作用、加大距离作用。斗栱的构造、功能、承荷力、式样是比较难做的部分,它能反映出木工匠师的制作技巧。匠人通过把斗栱叠错,铺作成型,巧妙的将建筑物的檐角伸向天空最远,形成飞檐翘角,营造出壮观的气势,颇有动感,充分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东方特征。
有趣的斗栱,在其组合部件中有一个榫卯出挑的部位称为“耍头”,亦称“蚂蚱头”“猢狲头”。它是最能表现斗栱木雕艺术的精美部位,常雕刻为龙首、凤首造型,在民间广泛应用于门楼、亭台。例如山西太谷县净信寺戏台龙首耍头(明代)
由于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的原因,保存下来的实物不多。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最早也不过唐代,大部分在天气干燥的北方地区,如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是唐代的建筑,其斗栱硕大,出挑长而平缓,尺度感特别突出,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
山西平顺县的天台庵,是五代时期后唐天成年间的建筑,其规模不大,保持了唐代特点。最突出的是山面斗栱柱头铺作,卷杀平缓优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栱,均用足材栱,栱身较长,形制古朴。
广西容县真武阁,它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阁分三层三重檐,由3000条大小不一的格木构件,以榫卯斜穿直套,巧妙地串联结合。再用二十根硕大的木柱,以斗栱结构承托楼阁,特别是二层楼的四根金柱,悬空顶起楼重,通过角柱和飞檐组成一个杠杆结构,形成榫卯与斗栱技术在建筑中发挥到淋漓尽致。
湖南宁远县路亭村的“云龙牌坊”,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七层“如意斗栱”重叠出挑,犹如蜂窝,牌坊与王氏祠堂连为一体,蔚为壮观。
在桂北的古村民居建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民居门头、山墙墀头等建筑部位饰以斗栱造型,以彰显门第。(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规定只有重要的、高等级建筑才可使用斗栱,王公贵族、名门望族的建筑都有规制)
总之,斗栱是中国古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它在中国木构建筑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斗栱的使用是的中国木构建筑在世界木构发展史中具有领先的地位,从而使中国成为保留千年以上木构建筑的唯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