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坊 — 韧性穿越千年的席草,却穿不过大机器的冲击
2021-06-19 15:31:31
东漓古村
草席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曾经在桂林的一些村落有很多以编草席为生的人家。
编草席繁复而劳累,人们自己种植席草,
然后收割、晾晒,择选粗细均等的席草进行编织。
一条草席的制作有十几道工艺,
使用传统的织机也称作席架进行编织。
编草席所用的席架
需一人坐于席架前,一人在席架侧面茶草,
通过十多斤重的席扣下压压紧草席,
同样的动作要反复上千次,
七八小时才能自作出一张草席。
匠人两人搭配织草席
一张1.2米左右的草席需用到3500-3800跟席草,
全靠匠人一根根织起,手工编织的草席坚固密实,
禁久耐用,在过去,草席因气味芬芳,无虫蛀,
冬暖夏凉而备受追捧,家家户户的床上都备有一床草席。
席扣
随着大机器的批量化生产,把纯手工的技艺,早已逼上了绝路。
传统手工草席一样,靠着韧性穿越千年,
却独独穿不过,这一次大机器的冲击。
晾晒挑选好备用的席草
然而,祖辈传下的优良手艺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东漓古村设立草编坊,让这项传统技艺有了新的传承场所,
让曾经的编草席老匠人再次坐在了席架前编草席,
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
想世人再次展现这项传统技艺的光彩和魅力。
匠人在编草扇
席草柔软坚韧,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编织,
如草篮、草框、草扇等实用品。
东漓古村通过教授游客编织草席、草扇等产品,
让游客自己DIY,在玩乐中,
零距离的感受到由席草创造的传统技艺的的魅力。
匠人在教游客编草席
匠人在教游客编草扇
游客在编织小草框
细长坚韧的席草,
在东漓古村又重获得新生!